导语:2019年6月19日,普惠金融国际学术会议在上海财经大学召开。来自全国的四十多家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、高校及政府单位等相关领域的专家、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,围绕“普惠金融”就理论、产业、市场、科技等各方面展开建设性地对话和探讨。本次会议由上海财经大学、法兰克福财经管理大学和上海农商银行联合主办,上海国际银行金融专修学院和德勤中国联合承办。
许思涛
德勤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及合伙人,负责宏观经济和行业研究;
2014年加入德勤之前,在经济学人集团担任中国首席代表,及经济学人智库全球预测中国负责人(2004-2014);
曾先后任职于多家业界领先机构:曾驻新加坡在标准普尔集团所属的MMS国际担任新兴亚洲经济学家,负责对韩国、印尼、泰国的经济研究(1995-1996);之后驻香港,在渣打银行担任东北亚地区经济学家(1996-2000);随后在法国兴业银行担任首席亚洲经济学家(2000-2002);还曾出任中国工商银行(亚洲)经济主管(2003-2004),负责海外旗舰业务的宏观经济研究。
以下为许思涛先生现场演讲实录:
谢谢主持人。
贝教授讲得非常好。我不是这个学校的校友,但确实感受到,上海财大这些年来经济系在田教授的领导下进步得非常令人惊讶,深感佩服。
刚才贝教授举了一个很有意义、有趣的例子——诺贝尔和平奖,而我想到的是诺贝尔经济奖,它颁发给的人往往是研究行为经济学。从2008年到现在,我觉得对政策制定者有一个很大的误判、也可能是国内的误判。过去,我们关注效率,关注怎么给消费者带来更廉价的产品,而没有想到,其实更多的人关心的是公平。这在西方社会最明显——不管是特朗普获胜、英国脱欧,还是中美贸易战,西方社会是从另一个角度提出的是公平的问题。亦或是日本,我常常开玩笑,日本追求的不见得一定是效率!所以普惠金融这个问题非常大,它不只是服务弱势群体。中国经济改革40年,我们前面的发展也是粗放型发展,其实也是追求效率。如果未来公平作为一个更大的政策考量的话,金融机构确实要把握住这个机会。
我列了几个题目,有几个前面顾行长已经谈到,我中间就不再说了。我先说一下,为什么说金融科技、还有普惠金融是一个大的趋势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,蚂蚁金服,在机场,除了微信支付宝以外,蚂蚁金服的痕迹也开始出现。另外,一个特别小的例子,今天的消费者都很关注要吃一些含有各种酶的水果,往往这种水果来自哪里?新西兰。在新西兰,当地的银行由于成本问题根本不会为几家农户提供服务。国外某机场首席执行官告诉我,他说如果蚂蚁金服和新西兰的农户直接对接的话,他认为这农户他的老劳动生产率可以翻好几倍,因为它就不再受季节性的影响。对我们中国的消费者来说,我们也可以随时享受到它的产品。
数字经济我就不再多说了。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非常快,比别的国家都要快。我想说一下,谈到普惠金融,就是我们德勤考虑的几点问题。我们列了四点,一个是可得性,一个是适当的产品,可持续性,最后安全和责任。我觉得可得性这方面来说,因为在座的有国外的朋友——来自德国的朋友,我觉得这方面中国的消费者跟西方的消费者差别特别大。对德国来说,我觉得大多数德国人可能永远不会用微信,因为对他们来说,这个隐私是最重要的考虑。而在对国内的消费者来说,其实是最不重要的考虑,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差别。
适当的产品我就不说了,刚才顾行长举了很多的例子,这些例子又被贝教授所展开,尤其他在谈到很多的专利这方面的话,以前我都没有想到上海农商行可以做这样的产品。
可持续性。商业可持续性,我觉得确实政府的作用特别重要。为什么说政府的作用特别重要?其实金融改革过去这么多年来,一直很难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刚性泡沫。因为对我们消费者来说,政府确实是应该对所有都担保。顺便说一下,我一个朋友写了《刚性泡沫》这本书,叫朱宁。信息不对称对所有的国家都是障碍,但对中国来说可能确实是更大的障碍。与我们在座的德国朋友们比,中国相对来说是一个低诚信社会,所以我觉得政府的作用确实要在适当的时候,要考虑打破刚性兑付。
最后一点就是普惠金融——安全和责任。我想突出一点——金融知识的普及。其实这个问题在西方国家也很难解决,英文叫financial literacy。今天在美国,你会发现美国很多可能收入很高的人对金融的基本知识也不全,所以西方国家现在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。
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到高质发展,我觉得我们确实要面对一个问题,未来经济增长的速度,我觉得恐怕5%也太高,甚至4%也太高。我们随便看几个数字——比如说中国的常规项目的多年的盈余,今年可能是零,明年可能是负的,譬如出口这方面的话,以后的增长是负的,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。政府在财政政策这方面,我觉得态度非常明确,就不能大水漫灌。消费是热点,但是毕竟消费者给经济带来的增长是有限的,所以未来经济增长的速度,可能真的是我们以后要接受4%这样的增长,我觉得这是不稳定。
与此伴来的是不良资产的上升。其实在这方面话,金融市场的人常常开玩笑说,我们现在怎么看1.8数字,不良贷款这个比例,因为大家都这么说是吧,大家也都不信,我觉得市场基本的考虑就是说最后可能还要来一波,就是给不良贷款买单。这对中小型银行来说意味着什么?很多家中小银行最后是肯定没有办法就是生存。其实原因很简单,因为他跟当地的地方经济结合太紧密。我觉得包商不是一个特例,我觉得类似包商这样的银行,我觉得还会有很多家,是吧?还有人家在这个背景下,我觉得就真的是银行要做好自己的经营,在各方面要做好最后一公里。
我们再做一个简单的回顾,对四大行来说,这显然不是要考虑的对象,其实我所接触四大行更把这方面作为一个社会责任感,而不是真正的商意。而对中小银行来说,这是你唯一的出路。在这方面我给大家举两个例子,一个是正面的例子,一个是负面的例子。其实我相信包商的故事应该大家都知道,特别要指出的话,就是非标业务这么高的比例,所以确实造成现在很多银行审计报告都出不来。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。我在这里举宜信,把它作为一个比较正面的例子。不是说宜信都是跟富人打交道,但是从我作为一个投资者、消费者,我都在考虑,我应不应该去买宜信的固定收益的产品?因为我觉得宜信在这方面风险控制非常好,我对唐宁先生的经营我还是挺敬佩的。我觉得他因为他在这方面做P2B起家,我觉得跟大多数还是不一样。
最后一张图我就想说一下,最后一公里各方面应该怎么考虑?我们先说政府。我觉得政府要考虑的是,选择一个好的时机,打破刚性兑付。如果不打性刚性兑付,这个社会的道德危机就太大了。对金融银行来说,风险管理是最重要的。对金融消费者来说,中国和西方都面临一个问题——financial literacy.我这里顺便说一下,其实在这方面我觉得中国是有挺大的优势。我身边的例子,我的秘书前两年就问我这么一个问题,说你以前在经济学人工作,我也想看经济学人杂志。我说你可以看,他说我英语不好,因为我是学法语。我说你可以慢慢看,然后接着看了一年以后,第二年就开始考CFA今年已经考到CFA第3级了。我前两天拍了一张照片,是我另外一个团队拍的。他说在上海考CFA的时候,说那考场至少8000人。我再给大家举另外一个数字,金融特许师CFA现在全球有30万人。中国人的比例是多少?中国人的比例现在是在35%。但是我们所说的中国人只是在这儿,中国人,还没有把美国、英国、澳大利亚、加拿大,那里的中国人算上。如果把那里的中国人算上,目前已经超过了40%。所以这数字真是!
所以我就讲这么几点,我最后再重复概括一下。我觉得今天主办方选这题目非常好,因为这题目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普惠金融问题,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。从我个人的感想来说,其实这个问题真是涉及到就是我们过去对公平理解是非常狭义。我们可以看今天世界上发生这么多的大的事情,其实大家都意识到很多的时候,社会需要的,不是更廉价的产品,而是更多的公平。
我就讲到这里,谢谢大家。